【响遏行云的意思是什么】“响遏行云”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声音高亢嘹亮,能够阻止云彩的流动,比喻歌声或乐器声非常动听、震撼人心。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列子·汤问》,用来赞美古代音乐家韩娥的歌声之美。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响遏行云 |
拼音 | xiǎng è xíng yún |
出处 | 《列子·汤问》 |
释义 | 形容声音高亢嘹亮,能阻止云彩流动,多用于形容歌声或乐声动人 |
用法 | 多用于文学、艺术领域,形容声音极具感染力 |
近义词 | 声震云霄、余音绕梁、荡气回肠 |
反义词 | 声如蚊呐、低声细语 |
二、成语详解
“响”指声音,“遏”是阻止,“行云”指的是飘动的云彩。古人认为,声音如果足够高亢,甚至可以阻止云彩的流动,这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但在文学中却是一种夸张的修辞手法。
这个成语最初是用来描述韩娥的歌声。据《列子·汤问》记载,韩娥在齐国游历时,因饥饿而唱歌求食,她的歌声感人至深,以至于“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甚至“响遏行云”。后来,“响遏行云”便成为形容音乐或歌声极富感染力的典故。
三、使用场景举例
1. 文艺评论:
“这位歌手的嗓音清澈高亢,真可谓‘响遏行云’,令人久久难忘。”
2. 文学描写:
“他一开口,便如高山流水,响遏行云,令在场之人无不为之动容。”
3. 历史人物赞颂:
“古人称其歌声‘响遏行云’,可见其技艺之高超。”
四、注意事项
- 此成语偏重于声音的“高亢”与“震撼”,不适用于平淡无奇的声音。
- 在现代口语中使用时,需根据语境判断是否合适,避免过于文雅或生硬。
- 与其他类似成语(如“余音绕梁”)相比,“响遏行云”更强调声音的力量和气势。
五、结语
“响遏行云”不仅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对音乐与语言艺术的高度追求。它不仅是对声音的赞美,更是对艺术境界的一种向往。在今天,我们依然可以用它来形容那些令人震撼的表演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