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及笄之年词语解释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及笄之年词语解释,跪求好心人,别让我卡在这里!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08 18:28:51

及笄之年词语解释】“及笄之年”是一个具有浓厚传统文化色彩的词语,常用于描述女子成年的年龄阶段。在古代,女子十五岁被称为“及笄之年”,象征着她们已经长大成人,可以出嫁或参与社会活动。这一词语不仅体现了古代对女性成长阶段的重视,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习俗和礼仪规范。

一、词语解释总结

项目 内容
词语 及笄之年
拼音 jí jī zhī nián
含义 古代指女子十五岁,表示成年
出处 《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而笄。”
“笄”的含义 古代女子成年时所戴的簪子,象征成年
社会意义 表示女子已到婚配年龄,进入人生新阶段
现代用法 多用于文学作品或正式场合中,形容女子成年

二、词语背景与文化内涵

“及笄之年”源于中国古代的礼仪制度。在周代,女子到了十五岁,就要举行“及笄礼”,即戴上簪子,标志着从少女过渡到成年女性。这种仪式不仅是对个人成长的认可,也是家庭和社会对女子未来角色的一种期待。

在古代,女子成年后通常要结婚,因此“及笄之年”也常与婚姻联系在一起。在文学作品中,如《红楼梦》《水浒传》等,我们常常能看到对“及笄之年”的描写,用来表现人物的成长和命运变化。

三、现代语境下的使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及笄之年”虽然不再作为实际的年龄标志,但在文学、影视、教育等领域仍然被广泛使用。它不仅是一种语言表达方式,更承载了传统文化的记忆和情感。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更多地关注个体的成长与选择,但“及笄之年”作为一个文化符号,依然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四、相关词语对比

词语 含义 对应年龄
及笄之年 女子十五岁成年 15岁
豆蔻年华 女子十三四岁 13-14岁
弱冠之年 男子二十岁成年 20岁
而立之年 三十岁 30岁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及笄之年”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年龄称谓,它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了解这一词语,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以及文化传统。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