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河豚欲上时上一句】一、
“正是河豚欲上时”出自唐代诗人张旭的《桃花溪》,全诗为:“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其中,“正是河豚欲上时”并非原诗内容,而是后人根据诗意进行的扩展或误传。
实际上,“正是河豚欲上时”这句话最早出现在宋代诗人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中,全诗为:“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是苏轼对画作《春江晚景》的题诗,描绘了春天江边的生机与美食。
因此,“正是河豚欲上时”的上一句是“蒌蒿满地芦芽短”。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诗句的来源和背景,以下是一份简明扼要的对比表格:
二、表格展示
诗句 | 出处 | 作者 | 上一句 | 下一句 | 说明 |
正是河豚欲上时 | 《惠崇春江晚景》 | 苏轼 | 蒌蒿满地芦芽短 | —— | 描写早春江景,表达对自然和美食的热爱 |
桃花尽日随流水 | 《桃花溪》 | 张旭 | 隐隐飞桥隔野烟 | 洞在清溪何处边 | 表达对桃花源般的理想境界的向往 |
三、结语
“正是河豚欲上时”作为一句脍炙人口的诗句,常被误认为出自张旭,实则来自苏轼。了解其真实出处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古诗词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通过对比不同诗人的作品,也能更深入地感受中华古典文学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