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是什么意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出自《论语·为政》篇,是孔子对自己人生阶段的回顾与总结。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十五岁时,立志于学习。它不仅表达了孔子对学习的重视,也体现了他对人生不同阶段的深刻思考。
一、原文解析
- 出处:《论语·为政》
- 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字面意思:
- “吾十有五”:我十五岁。
- “而志于学”:就立志于学习。
这句话是孔子对自己人生阶段的回顾,说明他从小就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并且一生坚持学习。
二、含义总结
阶段 | 年龄 | 表达内容 | 含义 |
十五岁 | 15岁 | 志于学 | 立志于学习,开始系统地追求知识和道德修养 |
三十岁 | 30岁 | 而立 | 站稳脚跟,确立人生方向和价值观 |
四十岁 | 40岁 | 不惑 | 对世界有清晰认识,不再困惑 |
五十岁 | 50岁 | 知天命 | 明白命运规律,接受自然法则 |
六十岁 | 60岁 | 耳顺 | 能听取不同意见,包容他人 |
七十岁 | 70岁 | 从心所欲,不逾矩 | 情感与行为符合礼法,自由而不越界 |
三、现实意义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不仅是孔子个人的经历,更是一种人生哲学的体现。它告诉我们:
- 学习应该从年轻时开始,打好基础;
- 人生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目标和任务;
- 学习不仅是获取知识,更是修身养性、提升自我。
这句话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提醒我们不要忽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也要不断学习、成长,才能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站稳脚跟。
四、结语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年龄描述,更是一种终身学习的态度。孔子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学无止境”的精神,也为后人树立了榜样。无论身处哪个时代,立志于学都是通向成功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