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藕香残玉簟秋全诗及注解】《红藕香残玉簟秋》是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出自她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境,表达了词人对丈夫的思念之情。以下是对该词的全文、注解以及。
一、原文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二、注解
词语 | 解释 |
红藕 | 指荷花,象征纯洁与高雅。 |
香残 | 花香已尽,暗示季节的变化和时光流逝。 |
玉簟 | 玉质的竹席,形容床席的华美。 |
罗裳 | 女子的丝织衣裙。 |
兰舟 | 木兰木造的船,常用于诗词中象征爱情或离别。 |
锦书 | 古代对书信的美称,指珍贵的书信。 |
雁字 | 大雁飞成“人”字或“一”字,古人常用雁传书。 |
月满西楼 | 描写夜晚月光洒在西边的楼阁,营造孤寂氛围。 |
花自飘零水自流 | 花落水中,自然流动,比喻事物的自然变化。 |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 表示两人虽分隔两地,但都因思念而忧愁。 |
此情无计可消除 | 这种情感无法用任何方法排遣。 |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刚刚从眉间消失的思绪又回到心中,表达情感的反复与深沉。 |
三、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是李清照早期的作品,抒发了她对远行丈夫的深切思念。全词通过描绘秋天的景物、独自泛舟的情景,以及对书信的期盼,展现了词人内心复杂而细腻的情感世界。
- 情景交融:词中“红藕香残”、“月满西楼”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烘托出词人内心的愁绪。
- 情感真挚:通过对“锦书”、“雁字”的描写,表现出对远方亲人的牵挂,情感真挚动人。
- 语言婉约:“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句,既写景也寓情,体现了李清照词作的婉约风格。
- 结构严谨:上下片层层递进,由景入情,情感由浅入深,结构清晰。
四、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 |
作品名称 |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
作者 | 李清照 |
体裁 | 词(宋词) |
创作背景 | 李清照婚后与丈夫赵明诚分别,抒发思念之情 |
主题 | 相思、孤独、离别 |
情感基调 | 悲凉、哀婉、深情 |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语言婉约、结构严谨 |
经典名句 |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这首词不仅是李清照词风的典型体现,也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描写相思之情的经典之作。它以其细腻的情感、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至今仍被广泛传诵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