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花葬志原文及翻译】《寒花葬志》是唐代文学家韩愈所作的一篇悼亡散文,内容简短而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一位婢女“寒花”的怀念与哀思。文章虽篇幅不长,但语言朴素,感情深沉,体现了韩愈散文的写实风格。
一、
《寒花葬志》是一篇以简练语言表达深厚情感的悼亡文。文中通过回忆寒花生前的点滴小事,表现出她聪慧、勤劳、善良的性格特点,以及韩愈对她的深切怀念。全文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因真挚的情感而打动人心。
本文以“葬志”为题,意在记录寒花的生平事迹,并寄托哀思。韩愈通过对寒花日常行为的描述,展现了其人格魅力,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中下层女性的生活状态。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寒花者,婢也。 | 寒花是婢女。 |
其名曰寒花,姓氏不详。 | 她的名字叫寒花,姓氏不详。 |
年十有五,能诵诗书,善针线。 | 她十五岁,能够背诵诗书,擅长刺绣。 |
每日晨起,扫庭除,炊饭,洗濯,无倦色。 | 每天清晨起床,打扫庭院、做饭、洗漱,从无怨言。 |
遇客则迎,见人则笑,未尝有怒容。 | 遇到客人就迎接,见到人就微笑,从未露出愤怒的表情。 |
余尝问之:“汝何以能若此?” | 我曾问她:“你为何能如此?” |
曰:“吾性本柔,不喜争。” | 她说:“我本性温柔,不喜欢争斗。” |
后数年,病卒。 | 几年后,她病逝了。 |
余悲之,为之志。 | 我为她感到悲伤,为此写下这篇志文。 |
三、结语
《寒花葬志》虽短,却蕴含深情。韩愈以朴实的语言记录了一个普通婢女的生平,展现了人性中的善良与坚韧。这篇文章不仅是对寒花个人的纪念,也是对人性光辉的赞美。它提醒我们,即使是平凡的生命,也有值得铭记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