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喜小儿无赖】“最喜小儿无赖”出自南宋词人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原句为:“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这句词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乡村生活画面,展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天真童趣的欣赏。
在传统文学中,“无赖”一词常带有贬义,但在该词中却透出一种可爱、顽皮的意味,体现了作者对小儿子活泼天真的喜爱之情。这种语言上的反差,使得整首词充满了生活气息和情感温度。
| 项目 | 内容 |
| 出处 |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
| 原文 |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
| 释义 | 表达对小儿子顽皮可爱的喜爱 |
| 用法 | “无赖”在此为褒义,形容孩子调皮可爱 |
| 情感 | 体现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对童真的赞美 |
| 文学特色 | 生动形象,语言质朴,富有生活气息 |
这首词通过描绘三个儿子的不同活动,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和谐与温馨。其中,“最喜小儿无赖”一句尤为突出,不仅点明了作者的情感倾向,也让人感受到一个家庭中不同成员之间的互动与温情。
虽然“无赖”在现代汉语中多用于贬义,但在古诗词中,它往往承载着另一种含义——那种不加掩饰的天真与自然流露的快乐。正是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让辛弃疾的词作更具感染力,也让读者在阅读时产生共鸣。
总之,“最喜小儿无赖”不仅是对一个孩子的描写,更是对生活本真状态的一种肯定与赞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