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文人墨客笔下,“霜月”常常是他们抒发情感、描绘自然美景的重要题材。霜月,顾名思义,指的是秋季或初冬时节,在月光映照下带有霜华的夜晚景象。这样的景色既清冷又美丽,常引发诗人的无限遐想与感慨。
例如唐代诗人李商隐所作《霜月》:
shuāng yuè chū hán shù ,qīng guāng dàn mù fēi 。
霜月初寒树,清光淡暮扉。
yín sī chóu wàn lǚ ,yù jǐng mèng qiān huí 。
吟思愁万缕,玉井梦千回。
hán què qīng liú shuǐ ,gū zhōu mù diào guī 。
寒雀栖流水,孤舟暮钓归。
hé rén zhī cǐ yì ,wéi yǒu yuè zhī zhī 。
何人知此意,唯有月知乎。
这首诗通过描写霜月下树木披霜、月光洒落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对过往岁月的怀念。诗中“吟思愁万缕”,形象地表现出作者思绪万千,难以排遣的复杂心情;而“玉井梦千回”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情绪在梦境中的延续,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淡淡的哀愁和无尽的思念。
另一首宋代词人苏轼的作品《霜月夜》也颇具代表性:
shuāng yuè yè cháng hán ,qīng guāng zhào gǔ tán 。
霜月夜长寒,清光照古潭。
fēng xié yī piàn yuè ,lù dī qiān xù hán 。
风斜一片月,露滴千绪寒。
jìng zhōng sī gù yǐng ,mèng lǐ jiàn jiā shān 。
镜中思故影,梦里见家山。
hé shí tóng yǐn zhě ,yī zuì wàng qiān huā 。
何时同饮者,一醉忘千花。
苏轼在这首词中借霜月之夜的寂静氛围,寄托了自己对故乡山水的深深眷恋之情。“镜中思故影,梦里见家山”两句尤为动人,生动地刻画出诗人独处异乡时,对着镜子回忆家乡亲人容颜,以及在睡梦中仿佛回到那熟悉而又遥远的故乡的情景。末句“何时同饮者,一醉忘千花”,则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期盼交织的情感,希望有一天能与知己共饮,暂时忘却尘世烦扰,沉浸在美好的时光之中。
以上两首作品分别从不同角度展现了“霜月”的独特魅力及其对诗人情感的影响。无论是李商隐笔下的幽深愁绪,还是苏轼词作中的绵绵乡情,都让我们感受到古人对于自然景观细腻入微的感受力,以及他们将个人情感融入其中的艺术表达方式。这些经典之作至今仍能打动人心,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