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知识 >

文言文苦斋记的原文及译文

2025-08-25 11:49:40

问题描述:

文言文苦斋记的原文及译文希望能解答下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25 11:49:40

文言文苦斋记的原文及译文】一、

《苦斋记》是明代文学家刘基(字伯温)所作的一篇散文,文章通过描述“苦斋”这一环境,表达了作者对人生苦难与清静生活的感悟。全文语言简练,寓意深远,展现了作者淡泊名利、安于清贫的思想境界。

本文将提供《苦斋记》的原文,并附上逐句翻译,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和思想内涵。

二、《苦斋记》原文及译文对照表

原文 译文
苦斋者,余之居也。 苦斋是我居住的地方。
在山中,去人远,无车马之喧。 它位于山中,远离尘世,没有车马的喧嚣。
其地幽而僻,其气清而寒。 这里幽静而偏僻,气候清冷。
四时风物,皆可人意。 四季的景物都令人满意。
然其地多石,少土,草木不生。 但这里多石少土,草木难以生长。
水亦少,难为田。 水源也少,难以开垦农田。
而余独爱之,以为可以养心。 我却特别喜爱它,认为可以修养心性。
盖尝谓:人之欲,不可纵;志之高,不可卑。 曾经说过:人的欲望不能放纵;志向要高远,不能低俗。
苦者,非徒形也,乃心之苦也。 苦不只是身体上的,更是心灵上的痛苦。
若能甘于苦,必能安于乐。 如果能甘于清苦,就一定能安于快乐。
吾居于此,虽苦,而心常安。 我住在这里虽然苦,但内心常常安宁。

三、文章主旨简析

《苦斋记》通过对“苦斋”环境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对清苦生活的认同与追求。文中强调“心之苦”胜过“形之苦”,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这种思想在古代士大夫中较为常见,反映了作者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价值观。

四、结语

《苦斋记》虽篇幅不长,但内容深刻,语言质朴,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通过阅读此文,不仅能够了解刘基的写作风格,也能从中汲取面对生活困苦时应有的态度与智慧。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