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辄得咎什么意思】“动辄得咎”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一种因行为或言语稍有不当就容易招致责备或惩罚的情况。这个成语多用于批评那些对人要求过于苛刻、不讲情理的环境或制度。
一、成语释义
动辄得咎:
“动辄”意思是“一动就”,“得咎”意为“得到责备或惩罚”。整个成语的意思是:只要稍微做错一点事情,就会受到责怪或惩罚。它强调的是对行为的过度挑剔和严厉对待。
二、出处与用法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最早见于《左传·昭公二十年》:“夫子之言,动辄得咎。” |
用法 | 多用于批评制度、管理方式或人际关系中对人的苛责现象 |
情感色彩 | 贬义词 |
常见语境 | 工作环境、家庭关系、教育方式等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成语 |
近义词 | 动则得咎、小过即罚、苛责成性 |
反义词 | 宽容大度、宽以待人、循循善诱 |
四、使用示例
1. 工作环境中:
公司领导对员工要求过于严格,动辄得咎,让员工感到压力巨大。
2. 家庭教育中:
父母对孩子一点小错误都揪着不放,动辄得咎,影响了孩子的自信心。
3. 社会现象中:
在一些单位里,动辄得咎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员工不敢创新、不敢发言。
五、总结
“动辄得咎”是一个带有强烈批评意味的成语,用来形容在某种环境下,人们稍有不慎就可能遭到责难。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个人的心理状态,也容易造成压抑的氛围。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宽容与理解,避免因小事而伤害他人。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动辄得咎 |
含义 | 一动就受责备 |
出处 | 《左传》 |
情感 | 贬义 |
使用场景 | 工作、教育、人际关系等 |
建议 | 学会宽容,减少无谓责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