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悯农》是唐代诗人李绅创作的一首反映农民辛苦劳作却食不果腹的诗歌。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农民深切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感慨。全诗如下: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这首诗的第一句“春种一粒粟”,描绘了农民在春天播种一颗谷物种子的情景,象征着劳动的开始。第二句“秋收万颗子”则展现了秋天丰收时的丰硕成果,与前面的播种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劳动的价值。然而,第三句“四海无闲田”进一步描述了大地上的每一寸土地都被利用起来耕种,没有闲置的土地。最后一句“农夫犹饿死”则揭示了令人痛心的事实:即使土地被充分利用,农民依然因为各种原因而面临饥饿甚至死亡的命运。
通过这短短四句诗,李绅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即尽管农民辛勤耕耘,但他们的生活状况却没有得到改善。这种现象不仅反映了封建社会中阶级之间的巨大差距,也揭示了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同时,这首诗也提醒我们珍惜粮食,感恩那些默默付出的劳动者。
总之,《悯农》这首诗以其简洁有力的语言和深刻的社会意义,成为了一首流传千古的经典之作。它不仅仅是一首描写农业生产的诗歌,更是一部关于人性和社会责任的警世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