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翘首以待的意思是什么】“翘首以待”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表达对某件事情的期待和渴望。它形象地描绘了人们伸长脖子、抬头望向远方,满怀希望地等待某个时刻的到来。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翘首以待 |
拼音 | qiáo shǒu yǐ dài |
出处 | 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其民翘首以待,若饥者之望食。” |
字面意思 | “翘首”指伸长脖子;“以待”指等待。合起来是“伸长脖子等待”。 |
释义 | 形容非常急切地盼望某事发生,充满期待和希望。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常用于描述对未来的期待或对某种结果的渴望。 |
情感色彩 | 正面,带有积极、期待的情绪。 |
近义词 | 望眼欲穿、翘首企盼、热切期盼 |
反义词 | 无动于衷、漠不关心、冷眼旁观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重大事件前 | 人们翘首以待新年的到来,期盼着团圆与喜庆。 |
重要考试后 | 考生们翘首以待成绩公布,心情既紧张又期待。 |
新产品发布 | 消费者翘首以待新款手机上市,期待它的创新功能。 |
三、注意事项
1. 避免口语化:虽然“翘首以待”在书面语中较为常见,但在日常对话中较少使用。
2. 适用对象:多用于群体或大众对某件事的期待,不宜用于个人单独使用。
3. 情感表达:强调的是“期待”和“渴望”,而非单纯的“等待”。
四、总结
“翘首以待”是一个富有画面感和情感色彩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人们对未来某一美好时刻的深切期待。它不仅表达了急切的心情,也体现了人们对希望和变化的向往。在写作中合理运用这一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成语,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