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头鼠窜是什么意思】“奉头鼠窜”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在遇到危险或失败时,惊慌失措、狼狈逃窜的样子。这个成语形象生动,具有强烈的画面感,常用于描述逃跑时的慌乱状态。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奉头鼠窜 |
拼音 | fèng tóu shǔ cuàn |
出处 |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以示诸君。’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注:虽未直接出现“奉头鼠窜”,但“溃围南出,驰走”与“奉头鼠窜”意境相似) |
释义 | 形容人惊慌失措、狼狈逃窜的样子。 |
用法 | 多用于描写敌人或失败者的仓皇逃跑。 |
近义词 | 落荒而逃、抱头鼠窜、仓皇逃窜 |
反义词 | 镇定自若、从容不迫、临危不惧 |
二、成语来源与演变
“奉头鼠窜”虽然在古籍中并非常见,但其结构与“抱头鼠窜”极为相似,都是形容逃跑时的狼狈姿态。现代汉语中,“奉头鼠窜”可能是对“抱头鼠窜”的误写或变体,但在实际使用中已逐渐被接受并广泛传播。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战争场面 | 敌军见大势已去,纷纷奉头鼠窜,毫无斗志。 |
日常生活 | 他听到警报声后,吓得奉头鼠窜,连鞋都跑掉了。 |
文学作品 | 小说中描写了叛军在遭遇伏击后,奉头鼠窜、溃不成军的情景。 |
四、总结
“奉头鼠窜”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常用于描述人在面对危机或失败时的慌乱逃跑状态。虽然其出处尚不明确,但其含义清晰易懂,适用于多种语境。在写作中使用该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画面感。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类似成语或词语,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