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腹经纶的意思是什么】“满腹经纶”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很有学问、很有才学。这个成语出自古代文学作品,常用于赞美那些博学多才、知识渊博的人。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满腹经纶 |
拼音 | mǎn fù jīng lún |
出处 | 出自《朱子语类》等古籍 |
含义 | 形容人很有学问,才学丰富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常作谓语或定语 |
近义词 | 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博古通今 |
反义词 | 才疏学浅、胸无点墨、不学无术 |
二、成语来源与演变
“经纶”原指整理丝线的工具,后引申为治理国家、处理事务的才能。古人常用“经纶”来形容治国理政的能力和智慧。因此,“满腹经纶”最初是形容人有治国之才,后来逐渐演变为形容人学识渊博、文采斐然。
在古代科举制度下,读书人若能“满腹经纶”,往往意味着他们具备了通过考试、步入仕途的能力。
三、使用场景
1. 文学作品中:如描写一位学者或官员时,可用“满腹经纶”来形容其才华。
2. 日常交流中:用于夸赞他人学识丰富,比如:“他真是满腹经纶,讲起历史来头头是道。”
3. 学术场合:可用于评价某位学者的研究能力或知识储备。
四、常见误用与注意事项
- “满腹经纶”强调的是“学识”,而非“财富”或“地位”,不能用于形容有钱人。
- 不宜用于形容儿童或缺乏经验的人,否则可能显得不合时宜。
- 在口语中使用较少,更适合书面表达。
五、总结
“满腹经纶”是一个褒义成语,表示一个人学识丰富、才学出众。它不仅体现了个人的知识水平,也反映了文化修养和思想深度。在现代语境中,虽然使用频率不如从前,但依然是一个值得推崇的表达方式。
如需进一步了解类似成语或扩展相关词汇,可参考《成语词典》或相关文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