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贫乐道什么意思】“安贫乐道”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安贫乐道,不以利禄而动心。”意思是:安于贫穷的生活,乐于奉行自己的道德理想。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物质条件匮乏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并坚持自己的信念和操守。
一、词语解析
词语 | 解释 |
安贫 | 安于贫穷的生活,不因物质匮乏而焦虑或抱怨 |
乐道 | 乐于遵循正道,坚守道德信念,追求精神上的满足 |
二、出处与用法
- 出处:《后汉书·王符传》
- 用法:多用于形容人品德高尚、志向坚定,即使生活简朴也不改其志。
- 近义词:安分守己、淡泊名利、清心寡欲
- 反义词:追名逐利、贪图享乐、奢侈浪费
三、文化内涵
“安贫乐道”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对个人修养的重视。它强调内在精神的富足胜过外在物质的享受,主张通过修身养性来实现人生价值。这种思想在中国古代文人中尤为常见,如陶渊明、颜回等人都以“安贫乐道”著称。
四、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安贫乐道”虽不再被广泛提倡,但它所蕴含的精神仍具有现实意义:
- 在物质主义盛行的今天,提醒人们不要迷失在金钱和欲望中;
- 鼓励人们追求精神层面的充实与自我实现;
- 强调内在品质的重要性,而非单纯依赖外在条件。
五、总结表格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安贫乐道 |
拼音 | ān pín lè dào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 |
含义 | 安于贫穷,乐于奉行正道 |
用法 | 形容人品德高尚,志向坚定 |
近义词 | 安分守己、淡泊名利 |
反义词 | 追名逐利、贪图享乐 |
文化内涵 | 儒家思想中的修身理念 |
现实意义 | 提醒人们注重精神追求,保持内心平静 |
通过理解“安贫乐道”的含义,我们不仅能更好地把握这一成语的文化底蕴,也能从中汲取精神力量,面对现实生活中的挑战时更加从容与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