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隅是什么意思】“东隅”是一个汉语词语,常出现在古诗词和文学作品中。它原本指的是东方的角落或太阳升起的地方,后来引申为时间、机会或人生中的某个阶段。在不同的语境中,“东隅”可以有不同的含义,下面将从字面意义、文化内涵以及常见用法三个方面进行总结。
一、字面意义
“东”指东方,是太阳升起的方向;“隅”指角落、边角。合起来,“东隅”即“东方的角落”,象征着光明、希望和新生。
二、文化内涵
在古代文化中,“东隅”常与“桑榆”相对,形成“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成语,意思是:虽然在某一方面失败了,但在另一方面却有所收获。这个成语表达了对人生起伏的豁达态度。
此外,在诗词中,“东隅”也常用来比喻早年或青春时期,如“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王勃《滕王阁序》),表达即使年轻时未能有所成就,晚年仍有机会奋发图强。
三、常见用法
用法 | 含义 | 示例 |
字面意义 | 东方的角落 | “东隅未改,西隅已倾。” |
成语搭配 |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 表示虽有损失,但另有收获。 |
文学意象 | 比喻青春、早期 |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
哲理寓意 | 对人生起伏的感慨 | 强调珍惜时间,不轻言放弃 |
总结
“东隅”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既可以表示太阳升起的地方,也可以象征人生的不同阶段,尤其在文学和哲学中,常常被用来表达对时间、机会和命运的思考。理解“东隅”的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体会古人的智慧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