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计其长曾不盈寸中曾是什么意思】一、
在文言文中,“曾”是一个常见的虚词,常用来表示程度或语气。在句子“而计其长曾不盈寸”中,“曾”字的含义需要结合上下文来理解。
这句话出自《核舟记》(作者:魏学洢),原文为:“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意思是:(但)计算它的长度,竟然不足一寸。这里的“曾”是“竟然”的意思,表示一种出乎意料的语气。
为了更清晰地展示“曾”的用法和意义,以下通过表格形式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整理。
二、表格展示
字词 | 拼音 | 本义 | 引申义 | 在句中含义 | 句子出处 | 解释 |
曾 | zēng | 通“增”,增加 | 表示程度,相当于“竟”、“竟然” | 竟然 |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 表示出乎意料的语气,意为“竟然” |
曾 | céng | 曾经 | 表示过去的时间 | —— |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 表示“曾经”的意思 |
三、补充说明
“曾”在古汉语中有两种读音,分别是 zēng 和 céng,读音不同,意义也不同:
- zēng:多用于文言文中,表示“竟然”、“简直”,带有强调语气;
- céng:现代汉语中常用,表示“曾经”,时间副词。
在“而计其长曾不盈寸”中,“曾”应读作 zēng,意思是“竟然”,表达作者对核舟体积之小的惊讶之情。
四、结语
“曾”在文言文中是一个非常灵活的词,根据语境可以有不同的解释。在“而计其长曾不盈寸”中,“曾”表示“竟然”,表达了作者对核舟小巧精致的赞叹与惊讶。理解这类词语的准确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古文的语气和情感。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文言虚词,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