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朗月行全诗】《古朗月行》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乐府诗,原题为《古朗月行》,属于乐府旧题。这首诗以儿童的视角描绘了对月亮的天真幻想,同时也隐含着对人生、宇宙的哲思。诗中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展现了李白诗歌中常见的浪漫主义色彩。
一、
《古朗月行》全诗共16句,分为两个部分。前八句写儿童对月亮的想象和好奇,后八句则转向对月亮的哲理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
全诗通过“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等生动形象的描写,表现了儿童对月亮的纯真理解,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锐观察与诗意表达。诗中还融入了对月亮运行规律的理解,如“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表现出诗人对天体运行的初步认知。
二、全诗原文及解析
句子 | 解析 |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 儿童时期不认识月亮,把它当作白色的玉盘来称呼。 |
未知圆缺处,却向云边看 | 不知道月亮有圆缺的变化,只在云边仰望。 |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 长安城中洒满月光,家家户户传来捣衣的声音。 |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 秋风不断吹拂,寄托着对边关战士的思念之情。 |
何人倚栏杆,独坐听风声 | 是谁独自倚靠栏杆,静静聆听风声? |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 玉石台阶上生出白露,夜深时打湿了罗袜。 |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 回头看走过的路,苍茫中笼罩着翠绿的山色。 |
惆怅不能言,徘徊欲何依 | 心中惆怅无法言语,徘徊不定,不知该依靠什么。 |
三、艺术特色
- 语言简练,意象丰富:诗中多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如“白玉盘”、“瑶台镜”等,使画面生动。
- 情感真挚,富有哲理:从儿童视角出发,引申至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思考。
- 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情景交融。
四、总结
《古朗月行》不仅是一首描写月亮的诗,更是一首蕴含人生感悟的作品。它以儿童的天真眼光切入,最终上升到对人生、宇宙的思索,体现了李白诗歌中特有的浪漫情怀与哲思深度。无论从文学价值还是思想内涵来看,这首诗都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