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心刻骨的意思是什么】“铭心刻骨”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记忆深刻、印象强烈,多用来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深刻感受和难以忘怀的情感。这个成语不仅在文学作品中常见,在日常生活中也常被用来描述难以忘怀的经历或情感。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铭 | 铸刻,铭刻 |
心 | 心脏,比喻内心 |
刻 | 刻画,刻印 |
骨 | 骨头,比喻身体深处 |
整体含义:
“铭心刻骨”原意是把事情刻在心里和骨头里,比喻印象极深,难以忘怀,通常用于表达深刻的爱、恨、痛苦或感动等强烈情感。
二、出处与用法
内容 | 说明 |
出处 | 该成语最早见于《后汉书·王符传》:“铭心刻骨,非可言也。”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常用于描写感情、经历或记忆 |
搭配 | 常与“难忘”、“铭记”、“痛楚”等词搭配使用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成语 |
近义词 | 刻骨铭心、永志不忘、铭心镂骨 |
反义词 | 淡忘、遗忘、无动于衷 |
四、例句解析
1. 他那句温柔的话语,至今仍铭心刻骨。
——表示对方的话让人难以忘记,情感深刻。
2. 那段痛苦的回忆,早已铭心刻骨。
——强调痛苦经历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
3. 她对他的一片真心,铭心刻骨,终生难忘。
——表达了深深的爱意和感激之情。
五、使用建议
- “铭心刻骨”适用于正式或文学性的语境,不建议在口语中频繁使用。
- 使用时注意上下文,避免因语气过于沉重而显得不自然。
- 若想表达更通俗的情感,可用“难以忘怀”“记忆犹新”等短语替代。
六、总结
“铭心刻骨”是一个富有感情色彩的成语,常用于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深刻记忆和强烈情感。它不仅具有文学美感,也在实际语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理解其含义并恰当使用,能够提升语言表达的深度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