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关于月夜忆舍弟杜甫原文翻译及赏析

2025-10-07 02:01:19

问题描述:

关于月夜忆舍弟杜甫原文翻译及赏析,时间不够了,求直接说重点!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07 02:01:19

关于月夜忆舍弟杜甫原文翻译及赏析】《月夜忆舍弟》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在战乱中对远方弟弟的深切思念。全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展现了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和细腻的情感世界。

一、原文

> 月夜忆舍弟

> 杜甫

>

>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二、翻译

- 戍鼓断人行:战鼓声打断了行人,路上已无行人往来。

- 边秋一雁声:秋天的边塞传来一声孤雁的鸣叫。

- 露从今夜白:今晚露水开始变白,说明已经进入白露时节。

- 月是故乡明: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表达了思乡之情。

- 有弟皆分散:虽然有兄弟,但都流离失所,各自分散。

- 无家问死生:没有一个家可以打听亲人的生死消息。

- 寄书长不达:寄出的书信常常无法送达。

- 况乃未休兵:更何况战争还没有停止。

三、赏析

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杜甫因战乱与家人失散,内心充满忧愁。诗中通过描绘边塞的寂静、秋夜的冷清以及孤独的雁声,烘托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诗人在诗中不仅表达了对弟弟的思念,也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诗的后两句“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直抒胸臆,表现出诗人对亲人命运的担忧;而“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无奈与悲哀。

四、总结与表格

项目 内容
作品名称 《月夜忆舍弟》
作者 杜甫
体裁 五言律诗
创作背景 安史之乱期间,杜甫与家人失散,思念弟弟
主题思想 表达对亲人思念,反映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语言风格 简洁凝练,情感真挚
艺术特色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用词准确,意境深远
重点诗句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情感表达 悲凉、孤独、思念、无奈

五、结语

《月夜忆舍弟》虽短小精悍,却情感深沉,语言质朴,是杜甫诗歌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它不仅是一首思乡诗,更是一幅战乱年代人民生活的缩影。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杜甫对家庭的牵挂和对社会的关切,体现了他“诗史”的真实与厚重。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