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瓯无缺什么意思】“金瓯无缺”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国家领土完整、没有分裂或缺失。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对国家统一的高度重视,尤其在历史中,它常常与国家主权和民族团结紧密相连。
一、成语含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金瓯无缺 |
拼音 | jīn ōu wú quē |
出处 | 《南史·梁本纪》:“金瓯已破,何以复全?” |
含义 | 指国家疆土完整,没有分裂或残缺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国家统一、领土完整 |
情感色彩 | 正面、庄重、爱国 |
近义词 | 国泰民安、山河无恙、江山永固 |
反义词 | 国破家亡、山河破碎、支离破碎 |
二、详细解释
“金瓯”原指一种酒器,后来引申为国家的象征。古人认为,金瓯是国家的象征,如果金瓯有缺口,就表示国家有裂痕或损失。“无缺”则表示完好无损。因此,“金瓯无缺”整体意思是:国家的疆土完整无缺,没有被外敌侵占或内部分裂。
这个成语常用于表达对国家统一的渴望和维护国家完整的决心。在历史上,尤其是在近代中国面临列强侵略、领土被分割的时期,“金瓯无缺”成为激励人民团结一致、保卫国家的重要口号之一。
三、使用场景举例
- 政治演讲:领导人常引用“金瓯无缺”来强调国家统一的重要性。
- 文学作品:在诗词、小说中,用来描绘国家兴盛、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
- 日常交流:在表达对国家发展的自豪感时,也可用此成语。
四、注意事项
虽然“金瓯无缺”寓意美好,但在实际使用中需注意语境,避免在不恰当的场合使用,以免造成误解或情感上的不适。
总之,“金瓯无缺”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人们对国家统一、和平繁荣的深切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