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山倒海指的是什么意思】“排山倒海”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力量强大、声势浩大,或事物发展迅速、不可阻挡。它源自自然现象,比喻如山崩海啸般的力量和气势。
一、
“排山倒海”原意是指推开山岳,倒翻大海,形容力量极其强大,气势磅礴。在现代汉语中,这个成语多用于描述某种巨大的影响力或强大的行动力,比如革命运动、经济改革、军事行动等,强调其规模之大、影响之深。
该成语常用于文学、新闻报道、演讲等场合,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表现力。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误用。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说明 |
成语名称 | 排山倒海 |
拼音 | pái shān dǎo hǎi |
出处 | 出自《水浒传》等古典文学作品,后广泛用于现代汉语 |
基本意思 | 形容力量强大、声势浩大,或事物发展迅速、不可阻挡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大规模的行动、事件或力量,如战争、改革、运动等 |
近义词 | 势不可挡、雷霆万钧、排山压卵 |
反义词 | 无足轻重、微不足道、风平浪静 |
使用场景 | 文学、新闻、演讲、评论等,强调力量或影响 |
注意事项 | 避免用于日常口语中过于夸张的表达,需根据语境合理使用 |
三、使用建议
“排山倒海”虽然形象生动,但不宜频繁使用,否则可能显得夸张或缺乏真实感。在正式写作中,建议结合具体情境进行恰当表达,以增强语言的准确性和说服力。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排山倒海”不仅是一个富有画面感的成语,更是一种表达强烈情感和宏大场面的语言工具。在适当的情境下使用,可以极大地增强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