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意思】“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是一句寓意深刻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宁愿保持高尚的品格和尊严而牺牲生命,也不愿为了保全性命或利益而放弃原则、妥协退让。这句话强调了气节与操守的重要性,表达了对人格尊严的坚持。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宁为玉碎 | 愿意像玉一样破碎,也不愿像瓦片一样完整地活着。象征宁愿死也要保持高洁的品格。 |
不为瓦全 | 不愿意像瓦片那样完整无缺地苟活,即使有损自身,也绝不低头。 |
整体意思:宁愿像美玉一样破碎而死,也不愿像瓦片一样完整却毫无价值地活着。
二、出处与背景
该成语最早出自《北齐书·元景安传》:“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故事背景是北齐时期,元景安因不愿改姓而被杀,其堂弟元景皓则表示宁愿像玉一样破碎,也不愿像瓦片一样苟活,最终也被处死。这个故事体现了当时士人对气节的坚守。
三、用法与意义
使用场景 | 举例说明 |
表现个人气节 | 在面对压迫或诱惑时,坚持自己的信仰和原则。 |
形容高尚精神 | 常用于赞美那些为正义、理想而献身的人。 |
用于文学作品 | 如小说、诗歌中描写人物坚贞不屈的精神。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成语 |
近义词 | 宁死不屈、威武不屈、刚正不阿 |
反义词 | 苟且偷生、委曲求全、随波逐流 |
五、总结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不仅是对个人品德的最高要求,也是一种精神境界的体现。它告诉我们,在面对选择时,应以尊严和信念为重,而非一味地追求生存。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醒人们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不忘初心,坚守底线。
核心思想 | 保持尊严,宁死不屈 |
精神内涵 | 气节、操守、信仰 |
现实意义 | 面对诱惑与压力时,坚持自我 |
文化影响 | 被广泛用于文学、历史与道德教育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