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而有信的上一句是什么】“言而有信”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出自《论语·学而》。它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说话算数、讲信用。但很多人在使用这个成语时,可能并不清楚它的完整出处和上下文。
本文将对“言而有信”的上一句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关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成语的来源与含义。
一、
“言而有信”出自《论语·学而》篇,原文为:
>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其中,“谨而信”是“言而有信”的前身,后人将其简化为“言而有信”,意思是指说话要谨慎、守信用。
因此,“言而有信”的上一句是“谨而信”。
需要注意的是,“谨而信”并不是单独成句,而是与前面的“弟子入则孝,出则悌”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这反映了孔子对弟子行为规范的要求,强调做人要从小事做起,注重品德修养。
二、表格展示
成语 | 出处 | 原文句子 | 上一句 | 含义说明 |
言而有信 | 《论语·学而》 |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 谨而信 | 说话谨慎并讲信用,强调诚信品质 |
谨而信 | 《论语·学而》 |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 出则悌 | 行为谨慎、言语诚实,是道德修养的一部分 |
三、结语
“言而有信”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成语,其背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了解它的出处和上一句,不仅有助于更准确地使用成语,也能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希望本文能帮助您更全面地认识“言而有信”这一成语的来源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