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华山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咏华山》是一首描写华山壮丽景色的古诗,相传为北宋时期七岁神童寇准所作。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华山高耸入云、气势磅礴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奇观的赞美和对山川之美的深刻感受。
一、诗歌原文
>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 举头红日近,低头白云低。
二、诗意解析
诗句 | 解析 |
只有天在上 | 华山高耸入云,仿佛只有天空在它之上,突出了华山的高大。 |
更无山与齐 | 没有其他山能与华山比肩,进一步强调其雄伟。 |
举头红日近 | 站在山顶仰望,太阳似乎离人很近,表现出高度带来的视觉效果。 |
低头白云低 | 低头望去,白云在脚下飘浮,显得很低,增强了华山的险峻与壮观。 |
三、诗歌背景与作者简介
- 作者:寇准(961年-1023年),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因年少聪慧而闻名。
- 创作背景:据传寇准七岁时随父登华山,见景生情,即兴吟诵此诗,展现其非凡才思。
- 历史评价:该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成为后世赞颂华山的经典之作。
四、总结
《咏华山》通过简短的四句诗,生动地描绘了华山的高耸入云、气势恢宏。全诗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体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卓越的文学才华。尽管篇幅短小,但意蕴深厚,是中国古代山水诗中的佳作。
项目 | 内容 |
诗名 | 咏华山 |
作者 | 寇准(北宋) |
体裁 | 五言绝句 |
主题 | 赞美华山的高大与壮丽 |
语言风格 | 简洁明快,意境深远 |
历史价值 | 展现少年才子的智慧与文采,是山水诗代表作之一 |
如需进一步了解《咏华山》的书法、朗诵或相关文化背景,可继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