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是出自《世说新语·方正》篇的一则短文,讲述的是东汉时期陈寔(字仲弓)与友人约定同行,但友人未按时到达,陈寔因此不等而先走,后来友人赶到,陈寔的儿子陈纪(字元方)以礼相待,但批评了父亲的失信行为。这则故事体现了古人对诚信、礼仪和家庭教化的重视。
一、
文章主要讲述了陈太丘与友人约定出行,但友人迟到,陈太丘便先行离开。后来友人到访,陈太丘之子元方指出父亲失约,并在面对友人的责备时,坚持自己的立场,表现出年少有礼、明辨是非的特点。整个故事虽短,却蕴含深刻的道德教育意义。
二、关键信息表格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世说新语·方正》 |
作者 | 刘义庆(南朝宋) |
人物 | 陈太丘(陈寔)、友人、陈元方(陈纪) |
事件 | 陈太丘与友人约定同行,友人迟到,陈太丘先行;友人到后,元方指出父亲失信并予以批评 |
主题 | 诚信、礼仪、家庭教育、为人处世之道 |
寓意 | 强调守信的重要性,同时也体现少年儿童的聪明与正直 |
语言风格 | 简洁明了,富有哲理,言简意赅 |
三、延伸思考
《陈太丘与友期》虽然篇幅短小,但其内涵丰富,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信”的高度重视。在当今社会,诚信依然是人际交往的基础,尤其在现代社会中,信用体系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人品质的重要标准。此外,故事中元方的表现也说明,即使是在家庭内部,也应该注重教育方式,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结语
《陈太丘与友期》是一则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小故事,它不仅展现了古人对诚信的重视,也体现了家庭中长辈与晚辈之间的互动与影响。通过这一故事,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传统美德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