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仁得仁是褒义吗】“求仁得仁”是一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追求仁德,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或愿望。那么,“求仁得仁”是否是褒义词呢?下面我们从含义、用法以及情感色彩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出处 |
求仁得仁 | 追求仁德,最终得到了仁德的回报或实现 | 出自《论语·卫灵公》:“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
二、情感色彩分析
项目 | 内容 |
是否褒义 | 是 |
理由 | 成语强调的是对仁德的追求和实现,带有积极正面的意义,表达了一种高尚的道德境界和人生理想。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赞美他人或自我勉励,表达一种正直、有原则、坚守道义的人生态度。 |
三、常见用法举例
句子 | 说明 |
他一生清廉自守,可谓“求仁得仁”。 | 赞美其坚持正义、不为私利所动。 |
她为了理想不懈努力,终于“求仁得仁”。 | 表达对理想实现的肯定与欣慰。 |
四、总结
“求仁得仁”是一个褒义成语,它表达了对仁德的追求和实现,体现了一个人在道德上的坚定与高尚。在日常使用中,这个成语多用于正面评价,具有较强的情感色彩和价值导向。
项目 | 结论 |
是否褒义 | 是 |
情感色彩 | 正面、积极 |
适用对象 | 有道德操守、追求理想的人 |
语言风格 | 文雅、庄重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求仁得仁”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种值得推崇的人生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