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税和地方税包括哪些】在中国,税收体系分为中央税和地方税两大类,它们在财政收入分配、政策调控和区域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了解中央税与地方税的划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国家财政结构和税收制度。
一、中央税主要包括:
中央税是指由国家统一征收、归中央政府支配使用的税种,主要用于国家层面的支出和宏观调控。常见的中央税包括:
- 增值税(VAT):对商品和服务在流转环节征收的税种,是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
- 消费税:针对特定消费品(如烟酒、奢侈品等)征收的税种。
- 企业所得税:对各类企业取得的所得进行征税。
- 个人所得税:对个人取得的各项收入进行征税。
- 关税:对进出口货物征收的税种。
- 资源税:对开采自然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税种。
- 车辆购置税:对购买汽车等交通工具的纳税人征收。
- 证券交易印花税:对股票交易行为征收的税种。
二、地方税主要包括:
地方税是由地方政府负责征收和管理的税种,用于支持地方公共事业和经济发展。常见的地方税包括:
- 房产税:对拥有房产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税种。
- 城镇土地使用税:对使用国有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征收。
- 耕地占用税:对占用耕地建房或从事非农业建设的行为征收。
- 土地增值税:对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及地上建筑物的增值部分征税。
- 契税:对房屋、土地等不动产买卖行为征收。
- 车船税:对拥有车辆和船舶的单位和个人征收。
- 印花税:对经济活动中书立、领受应税凭证的行为征税(部分属于中央税)。
- 城市维护建设税:根据增值税、消费税的税额按比例征收,用于城市建设。
三、中央税与地方税的划分原则
1. 税源分布广泛、流动性强的税种划为中央税,如增值税、消费税等。
2. 税源相对稳定、与地方经济关系密切的税种划为地方税,如房产税、土地税等。
3. 共享税:某些税种由中央和地方共同分享,如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部分收入。
四、总结表格
| 税种名称 | 类型 | 征收主体 | 主要用途 |
| 增值税 | 中央税 | 国家税务局 | 国家财政收入,支持国家整体发展 |
| 消费税 | 中央税 | 国家税务局 | 调控特定消费品,引导消费方向 |
| 企业所得税 | 中央税 | 国家税务局 | 国家财政收入,调节企业利润 |
| 个人所得税 | 中央税 | 国家税务局 | 国家财政收入,调节个人收入差距 |
| 关税 | 中央税 | 海关 | 国家财政收入,保护国内产业 |
| 资源税 | 中央税 | 地方税务机关 | 调节资源开发,促进可持续发展 |
| 房产税 | 地方税 | 地方税务局 | 支持地方基础设施建设 |
| 城镇土地使用税 | 地方税 | 地方税务局 | 促进土地合理利用 |
| 耕地占用税 | 地方税 | 地方税务局 | 保护耕地资源 |
| 土地增值税 | 地方税 | 地方税务局 | 调节房地产市场 |
| 契税 | 地方税 | 地方税务局 | 保障不动产交易秩序 |
| 车船税 | 地方税 | 地方税务局 | 促进交通环保 |
| 印花税 | 共享税 | 国家与地方 | 调节经济活动,增加财政收入 |
通过以上分类可以看出,中央税和地方税各有侧重,共同构成了我国完整的税收体系。了解这些税种的归属和功能,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国家财政运行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