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有多少个县区和县级市】我国幅员辽阔,行政区划复杂多样。在省级行政区之下,通常包括地级市、自治州、地区、盟等,而地级市下辖的区、县、县级市等则是基层行政单位。其中,“县区”和“县级市”是常见的基层行政区划类型。那么,截至最新统计,全国究竟有多少个县区和县级市呢?以下是对这一问题的总结与数据整理。
一、基本概念说明
1. 县区:一般指地级市下辖的“区”,属于市辖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位于城市中心或周边区域。
2. 县级市:是指由地级市代管的县级行政单位,具有县级行政级别,但其管理上受地级市直接管辖。
两者虽然都属于县级行政区,但在职能、管理方式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上有所不同。
二、全国县区和县级市数量(截至2024年)
根据国家统计局及民政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截至2024年,全国共有:
- 县区:约 970个
- 县级市:约 380个
合计:1350个 县级行政区(包括县、区、县级市)。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行政区划调整频繁,具体数字可能每年略有变动,但总体趋势稳定。
三、表格展示
| 类别 | 数量(个) | 备注 |
| 县 | 约 1300 | 主要分布在农村和非中心城市 |
| 区 | 约 970 | 多为地级市下辖的市辖区 |
| 县级市 | 约 380 | 由地级市代管的县级行政单位 |
| 总计 | 约 2650 | 包括县、区、县级市 |
> 注:以上数据为估算值,实际以官方发布为准。
四、结语
我国的县区和县级市作为基层行政单位,在地方治理、经济建设和社会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部分县区和县级市正在经历撤县设区、撤市设区等调整,未来这些数字可能会有所变化。了解这些数据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我国的行政区划结构和区域发展现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