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动仪有哪些版本】眼动仪是一种用于追踪人眼运动轨迹、注视点和视线方向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心理学、人机交互、市场研究、医疗诊断等多个领域。根据技术原理、应用场景和性能特点的不同,眼动仪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以下是对目前市场上常见眼动仪版本的总结。
一、眼动仪的主要分类
1. 桌面式眼动仪
通常固定在桌面上使用,适用于实验室环境,适合长时间、高精度的实验研究。
2. 头戴式眼动仪(便携式)
可佩戴在头上,便于移动和户外使用,适合需要自由活动的研究场景。
3. 非接触式眼动仪
不需要佩戴设备,通过摄像头等外部设备捕捉眼球运动,适合对用户舒适度要求较高的应用。
4. 接触式眼动仪
需要佩戴在眼部附近或直接接触眼睛,精度较高,但使用体验相对较差。
5. 高速眼动仪
专为高频率追踪设计,适合研究快速眼动(如阅读、驾驶等场景)。
6. 低速眼动仪
适用于较慢的眼动行为分析,如注视时间、注视点分布等。
二、常见眼动仪版本对比表
类型 | 是否需要佩戴 | 精度 | 移动性 | 应用场景 | 代表品牌/型号 |
桌面式 | 否 | 高 | 低 | 实验室研究 | Tobii Pro, EyeLink |
头戴式 | 是 | 中至高 | 高 | 市场调研、人机交互 | Pupil Labs, iMotions |
非接触式 | 否 | 中 | 高 | 用户行为分析 | EyeSeeCam, SMI |
接触式 | 是 | 非常高 | 低 | 医疗、精密研究 | Eyelink, ASL |
高速眼动仪 | 是 | 极高 | 中 | 快速眼动研究 | EyeLink 1000, Tobii Pro X3-120 |
低速眼动仪 | 否 | 中 | 高 | 注视分析 | iMotions, SMI |
三、选择建议
在选择眼动仪时,应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进行权衡。例如:
- 如果是实验室内的精确研究,可以选择桌面式或高速眼动仪;
- 如果需要在自然环境中采集数据,头戴式或非接触式更为合适;
- 对于医疗或特殊研究,接触式眼动仪可能更适用。
每种眼动仪都有其优缺点,合理的选择能显著提升研究效率和数据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