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1612和141体系指的什么】“浙江1612和141体系”是近年来浙江省在数字化改革中提出的一套政策框架,旨在通过系统化、智能化的手段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这一概念源于浙江省委省政府对数字化改革的深入探索与实践,体现了浙江在“数字中国”建设中的先行优势。
以下是对“浙江1612和141体系”的详细解读:
一、总体概述
“浙江1612和141体系”是浙江省数字化改革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分别代表不同的工作路径和目标体系。它们共同构成了浙江省推动“数字政府”建设的核心内容。
项目 | 含义 | 目标 |
1612体系 | 指“1个平台、6大系统、12个场景” | 构建统一的数据平台,打通业务系统,优化政务服务场景 |
141体系 | 指“1个大脑、4个中枢、1个基层治理” | 建设城市大脑,强化数据中枢能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
二、“1612体系”详解
“1612体系”是浙江省在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基础上提出的深化举措,其核心在于构建一个高效、协同、智能的政务服务平台。
- 1个平台:即“浙里办”APP和“浙政钉”平台,作为全省统一的政务服务平台。
- 6大系统:包括政务协同、数据共享、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市场监管、应急管理等六大系统。
- 12个场景:覆盖企业开办、工程建设、民生服务等12类高频事项,实现“一网通办”。
该体系强调的是“以用户为中心”,通过整合资源、打通壁垒,实现跨部门、跨层级、跨系统的协同办公与服务。
三、“141体系”详解
“141体系”则是浙江省在“数字城市”建设中提出的一个更高层次的治理体系,强调“城市大脑”引领下的智慧治理模式。
- 1个大脑:即“城市大脑”,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城市运行的智能感知与决策支持。
- 4个中枢:包括数据中枢、算力中枢、算法中枢和应用中枢,支撑城市大脑的运行。
- 1个基层治理:即“基层治理四平台”,涵盖党建统领、网格管理、综合执法、应急联动等,实现基层治理的精准化、智能化。
该体系的目标是通过技术赋能,实现城市治理的精细化、科学化和高效化。
四、总结
“浙江1612和141体系”是浙江省在数字化改革中提出的两大核心框架,分别从政务服务和城市治理两个维度出发,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体系名称 | 核心内容 | 重点方向 |
1612体系 | 1个平台、6大系统、12个场景 | 政务服务优化、跨部门协同 |
141体系 | 1个大脑、4个中枢、1个基层治理 | 城市治理智能化、基层治理精细化 |
这两个体系相互补充、协同发展,为浙江省打造“数字中国”示范区提供了坚实支撑。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应用场景或案例,可结合浙江省政府官网或相关报道进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