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民之口的下一句是什么】在古代汉语中,有许多经典名句至今仍被广泛引用。其中,“防民之口”是一句广为人知的成语,出自《国语·周语上》。这句话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教训和政治智慧。那么,“防民之口”的下一句是什么呢?本文将对此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原文出处与背景
“防民之口”出自《国语·周语上》,原句为:
>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这句话的意思是:阻止百姓发表意见,比堵塞河流还要危险。它强调了言论自由的重要性,警示统治者不要压制民众的声音,否则会引发更大的社会问题。
二、原文释义
原文 | 释义 |
防民之口 | 阻止百姓发表言论 |
甚于防川 | 比堵塞河流更加危险 |
三、历史意义与现实启示
1. 历史意义
这句话反映了古代对舆论管理的深刻认识。古人认为,如果一个国家压制百姓的言论自由,就像堵住河流一样,迟早会爆发更大的问题。历史上许多王朝的衰亡,都与忽视民意有关。
2. 现实启示
在现代社会,这句话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无论是政府治理还是企业管理,开放的沟通渠道有助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避免矛盾积累。
四、相关拓展
成语 | 出处 | 含义 |
防民之口 | 《国语·周语上》 | 阻止百姓发表意见 |
甚于防川 | 《国语·周语上》 | 比堵塞河流更危险 |
管中窥豹 | 《世说新语》 | 从局部看整体,见识有限 |
闭门造车 | 《后汉书》 | 不了解外界情况,盲目行事 |
五、总结
“防民之口”的下一句是“甚于防川”。这句古语提醒我们,压制言论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可能激化矛盾,带来更大的风险。在当今社会,尊重民意、畅通表达渠道,是实现和谐发展的关键。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这句话不仅是古代政治智慧的体现,也对现代社会治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