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天凌空课文讲解】《飞天凌空》是一篇描写中国女子跳水运动员吕伟在1982年新德里亚运会中,以“5236”动作(向前翻腾三周半转体三周半屈体)夺得金牌的精彩瞬间的文章。文章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运动员在空中完成高难度动作时的优雅与力量,体现了体育精神与艺术美感的完美结合。
一、课文
《飞天凌空》是一篇记叙文,主要讲述了中国跳水运动员吕伟在比赛中完成高难度动作的全过程。文章以“飞天”为比喻,将吕伟的动作比作飞天仙女,突出了她动作的轻盈、优美和富有诗意。文中不仅描写了她的动作细节,还通过对周围环境、观众反应的描写,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文章语言生动形象,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比赛的紧张与美丽。
二、课文知识点整理
项目 | 内容说明 |
作者 | 蔡振华(新华社记者) |
文体 | 记叙文 |
写作时间 | 1982年 |
事件背景 | 1982年新德里亚运会 |
主要人物 | 吕伟(中国女子跳水运动员) |
关键动作 | “5236”动作(向前翻腾三周半转体三周半屈体) |
写作特点 | 比喻、拟人、细节描写、语言生动 |
主题思想 | 表现运动员的高超技艺与拼搏精神,赞美体育之美 |
情感表达 | 对运动员的敬佩之情,对体育精神的歌颂 |
三、课文赏析要点
- 比喻手法:将吕伟的动作比作“飞天”,赋予其神话色彩,增强文章的艺术性。
- 细节描写:如“身体像被空气托住一样”,细致刻画了动作的轻盈与流畅。
- 节奏感强:文章通过快慢结合的描写,营造出紧张与舒缓交替的氛围。
- 情感共鸣:通过观众的反应,侧面烘托出吕伟动作的震撼力与观赏性。
四、学习建议
1. 朗读感悟: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文章的语言美与节奏感。
2. 分析修辞:注意文中使用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理解其表达效果。
3. 联系实际:思考体育精神与个人奋斗之间的关系,提升阅读深度。
4. 拓展阅读:可阅读其他体育类文章或相关人物传记,拓宽视野。
结语
《飞天凌空》不仅是一篇优秀的记叙文,更是一首献给体育精神的赞歌。它让我们看到,在竞技场上,速度与力量之外,还有美与诗意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