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经验 >

农村五保户被取消条件

2025-09-14 07:57:44

问题描述:

农村五保户被取消条件,有没有人理理小透明?急需求助!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4 07:57:44

农村五保户被取消条件】农村五保户制度是我国为保障农村中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或抚养人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而设立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策的不断完善,部分五保户因情况变化可能不再符合享受五保待遇的条件,从而被取消资格。以下是关于“农村五保户被取消条件”的总结与归纳。

一、农村五保户被取消的主要原因

1. 收入状况改善

如果五保户的家庭收入超过当地规定的低保或五保标准,将不再符合五保供养条件。

2. 劳动能力恢复

若五保户原本因身体残疾或年老丧失劳动能力,但之后恢复了劳动能力,可自行谋生,将不再享受五保待遇。

3. 家庭关系变化

如果五保户有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并且该人具备赡养或抚养能力,那么五保户的供养责任应由其亲属承担,不再由政府提供。

4. 居住地变更

五保户若迁出原户籍所在地,或长期不在本地居住,可能不再符合五保供养的地域条件。

5. 死亡或失踪

五保户本人死亡或被依法宣告失踪,自然失去享受五保待遇的资格。

6. 违反规定行为

如五保户存在严重违反村规民约、扰乱公共秩序等行为,可能被取消资格。

7. 子女或亲属获得救助

若五保户的子女或其他亲属已纳入其他社会救助体系,且有能力承担赡养义务,也可能导致五保户资格被取消。

二、农村五保户被取消流程

步骤 内容说明
1. 信息核实 村委会或乡镇政府对五保户情况进行调查核实
2. 上报审批 核实后上报县级民政部门进行审批
3. 公示公告 审批通过后在村内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4. 取消资格 经公示无异议后,正式取消五保户资格
5. 资金结算 对已发放的补助资金进行清算或调整

三、注意事项

- 五保户的取消需严格按照程序执行,确保公平、公正。

- 取消前应充分告知当事人,并给予申诉机会。

- 各地政策可能存在差异,具体以当地民政部门规定为准。

四、总结

农村五保户被取消条件主要围绕个人或家庭情况的变化展开,包括收入、劳动能力、家庭关系、居住地等因素。取消过程需依法依规进行,确保社会救助资源合理分配,同时保障符合条件人员的基本生活权益。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