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诲人不倦的意思和造句】“诲人不倦”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出自《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意思是教导别人时非常耐心,从不感到疲倦。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教师或长辈在教育他人时的耐心与责任感。
一、成语解释
| 词语 | 诲人不倦 |
| 拼音 | huì rén bù juàn |
| 出处 | 《论语·述而》 |
| 含义 | 教导别人时非常耐心,不觉得疲倦 |
| 近义词 | 耐心教导、循循善诱、诲尔谆谆 |
| 反义词 | 好逸恶劳、敷衍了事、知难而退 |
二、用法与例句
| 用法 | 用于形容教师、长辈或导师在教学、指导他人时的耐心态度 |
| 例句1 | 李老师教书多年,始终诲人不倦,深受学生爱戴。 |
| 例句2 | 父亲虽然工作繁忙,但对孩子的学习总是诲人不倦。 |
| 例句3 | 在他的指导下,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学会了做人,真是诲人不倦。 |
三、使用注意事项
- 适用场合:多用于正式或书面语中,尤其是在评价他人的教育态度时。
- 避免误用:不要用于形容自己或他人在做其他事情时的坚持,如“他工作认真,诲人不倦”,这种用法不够准确。
- 情感色彩:带有褒义,表达对他人的敬佩与尊重。
四、总结
“诲人不倦”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教育者的尊重与推崇。它不仅是对教师职业精神的赞美,也提醒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要保持耐心与责任心。通过合理的使用,可以让语言更加生动、得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