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经验 >

沁园春长沙

2025-09-17 08:23:59

问题描述:

沁园春长沙,这个坑怎么填啊?求大佬带带!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7 08:23:59

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于1925年秋创作的一首词,属于《沁园春》词牌下的作品。这首词以长沙为背景,描绘了作者在深秋时节登临橘子洲头所见的壮丽景色,并抒发了青年时期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革命豪情。

一、

《沁园春·长沙》通过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方式,展现了作者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同时表达了青年时期的远大志向和革命理想。全词语言凝练、意境开阔、气势磅礴,充分体现了毛泽东诗词中“豪放”与“深沉”的风格特点。

二、主要内容结构分析

部分 内容概要 表达情感
上片 描写湘江秋景,包括山、林、江、舟等自然景象 热爱自然,感叹秋色之美
下片 抒发对青年时代革命理想的回忆与感慨 怀念过去,表达坚定信念
结尾 提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疑问 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与担当

三、艺术特色

1. 意象丰富:如“万类霜天竞自由”、“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生动展现自然界的生机。

2. 语言凝练:用词简练有力,如“层林尽染”、“百舸争流”等,极具画面感。

3. 情感激昂:整首词充满豪情壮志,体现出作者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心。

四、历史背景

1925年,毛泽东时年32岁,正值中国社会动荡不安之际。他当时在湖南领导农民运动,词中“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更是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思考。

五、总结

《沁园春·长沙》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作,更是一首充满革命情怀和理想抱负的作品。它展现了毛泽东青年时代的豪情壮志,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至今仍被广泛传诵,成为现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如需进一步分析某一句或段落,可继续提问。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