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仁由我而死出处于哪里】一、
“伯仁由我而死”是一句出自古代典故的成语,常用于表达因自己的言行导致他人不幸或死亡的悔恨之情。这句话最早来源于东晋时期的历史人物王导与周顗之间的故事,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斗争和人情冷暖。
在这一典故中,“伯仁”是周顗的字,而“由我而死”则表明周顗的死与王导有直接关系。虽然王导并未直接杀害周顗,但他的行为间接导致了周顗的悲剧,因此王导深感自责,留下“伯仁由我而死”的千古名言。
本文将从出处、历史背景、人物关系等方面对“伯仁由我而死”进行详细解析,并通过表格形式总结关键信息。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伯仁由我而死 |
出处 | 《晋书·王导传》 |
意思 | 表示因自己而导致他人死亡的悔恨之情 |
原文出处 | “伯仁由我而死,虽欲言,何以为言?” |
人物 | 王导(东晋开国功臣)、周顗(东晋名士) |
背景 | 东晋初期政治斗争激烈,王导与周顗曾为好友 |
事件 | 周顗因被诬陷而被杀,王导因未能保护好友而悔恨 |
体现情感 | 自责、悔恨、无奈 |
后世影响 | 成为表达责任与愧疚的经典语句 |
文化意义 | 反映古代士人之间的友情与政治环境的复杂性 |
三、结语
“伯仁由我而死”不仅是一句成语,更是一个关于友情、责任与命运的故事。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历史与人生时,每一个选择都可能带来深远的影响。王导的悔恨也让我们看到,即便身处高位,也无法完全掌控一切,尤其是在那个动荡的时代。
了解这一典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道德观念与人际关系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