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隅桑榆的意思】“东隅桑榆”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后汉书·冯异传》:“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原意是说在东方(东隅)失去了东西,却在西方(桑榆)得到了补偿。后来这个成语被用来比喻在某一方面失败了,但在另一方面取得了成功,或者是在某个地方失去了,又在另一个地方得到了。
一、
“东隅桑榆”是一个具有积极意义的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在面对挫折时,能够通过努力或机遇在其他方面获得成功。它强调的是“失与得”的辩证关系,也体现了中国人传统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哲理。
这一成语不仅用于个人生活中的得失,也可以用于事业、学习、投资等多个领域。它的使用范围广泛,语义明确,富有文化底蕴。
二、表格形式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东隅桑榆 |
出处 | 《后汉书·冯异传》:“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
字面意思 | 在东方失去,在西方得到 |
引申含义 | 某方面失败,另一方获得成功;失与得的辩证关系 |
使用场景 | 个人成长、事业、投资、学习等 |
用法举例 | “虽然这次考试失利,但他在体育比赛中获得了好成绩,真是东隅桑榆。” |
文化内涵 | 体现“失与得”的哲学思想,带有积极向上的意味 |
现代应用 | 常用于鼓励他人面对挫折,看到希望 |
三、结语
“东隅桑榆”不仅是对过去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未来方向的指引。它提醒我们,人生中难免会有得失,重要的是如何在失败中寻找新的机会,实现自我超越。这种智慧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