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式守信文言文翻译】一、
《范式守信》是一篇记载古代人物诚信美德的文言短文,主要讲述了范式与张劭之间的深厚友谊和对承诺的坚守。文中通过一个具体的事件,展现了“言而有信”的重要性,体现了中国古代重视诚信的价值观。
该文语言简练,情节生动,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常被用于传统文化教学中,作为学生学习文言文和理解传统道德的重要材料。
以下是对《范式守信》文言文的原文及现代汉语翻译的整理,并以表格形式呈现,便于读者对照理解。
二、文言文与现代汉语对照表
文言文原文 | 现代汉语翻译 |
范式字巨卿,与汝南张劭为友。 | 范式,字巨卿,与汝南人张劭是朋友。 |
劭字元伯,二人共学,结为死友。 | 张劭,字元伯,两人一起学习,结为生死之交。 |
后世相约,当共赴某日。 | 后来约定,应当在某一天一起去。 |
劭曰:“某日当往。” | 张劭说:“那天我会去。” |
时母疾笃,乃辞曰:“吾母病重,不能往。” | 当时母亲病重,于是推辞说:“我母亲病得很重,不能去。” |
式曰:“吾已许君,岂可失信?” | 范式说:“我已经答应你了,怎么能失信呢?” |
乃弃官而去,千里赴约。 | 于是辞去官职,千里赶去赴约。 |
劭闻其至,遂起而迎之。 | 张劭听说他来了,立刻起身迎接。 |
母曰:“子之友,何以至此?” | 母亲问:“你的朋友,为何会到这里?” |
劭曰:“范式,天下之信人也。” | 张劭说:“范式,是天下讲信用的人。” |
母曰:“吾虽未见其面,然其心可知矣。” | 母亲说:“虽然我没有见过他,但他的心可以知道。” |
三、内容解析
《范式守信》虽篇幅不长,却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范式的“弃官赴约”,不仅是对友情的尊重,更是对“信”这一儒家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文中通过范式的行为,表达了古人对“诺言”的重视,以及“信”在人际关系中的关键作用。
同时,文章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中,个人品德与家庭伦理之间的紧密联系。张劭的母亲虽未见面,却能从儿子的言语中感受到范式的诚信,这也体现出当时社会对人格品德的高度关注。
四、结语
《范式守信》不仅是一篇优秀的文言文作品,更是一部弘扬诚信精神的经典文本。它提醒我们,在现代社会中,诚信依然是人际交往中最基本的准则。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言而有信”始终是值得我们传承和践行的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