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戈玉帛的意思】“干戈玉帛”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和平与战争的对比关系,也象征着国家之间的外交手段与和平共处的理念。该词由“干戈”和“玉帛”两个部分组成,分别代表战争与和平的象征。
一、词语解析
词语 | 含义 | 象征意义 |
干戈 | “干”指盾牌,“戈”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合起来表示武器、战争 | 战争、冲突、武力 |
玉帛 | “玉”为贵重物品,“帛”是丝织品,古代用作礼品或贡品 | 和平、礼遇、外交 |
因此,“干戈玉帛”整体上可以理解为:通过和平手段(如赠送玉帛)来化解战争(干戈),强调以柔克刚、以礼制暴的思想。
二、出处与用法
“干戈玉帛”最早见于《左传》,后在历代文献中频繁出现,常用于描述国家间的关系处理方式。例如:
- 《左传·僖公四年》:“楚子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曰:‘孤不天,不能事君,使君怀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敢不唯命是听!’……于是乎,楚子舍郑,而与之盟,曰:‘无以兵革之事,而以玉帛相见。’”
这句话表明,在战争之后,通过赠送玉帛达成和解,避免进一步的冲突。
三、现代应用
在现代语境中,“干戈玉帛”多用于形容国际关系、企业合作或人际关系中的和解策略。例如:
- 外交场合:国家之间通过谈判、签订协议等方式,避免战争,实现共赢。
- 商业合作:双方通过协商、利益交换,解决分歧,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 个人关系:朋友或家人之间因误会而产生矛盾,最终通过沟通和让步达成和解。
四、总结
“干戈玉帛”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智慧的体现。它告诉我们,面对冲突时,不应一味依靠武力,而应寻求和平、理性的解决方式。无论是国家、企业还是个人,都能从中获得启示:以和为贵,以礼待人,才能长久发展。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干戈玉帛 |
字面意思 | 干戈(战争)与玉帛(和平) |
引申含义 | 以和平手段化解冲突,强调外交与和解 |
出处 | 《左传》等古籍 |
现代应用 | 外交、商业、人际关系中的和解策略 |
核心思想 | 以柔克刚,以礼制暴,追求和平共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