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群众主动性不足整改措施】为进一步提升基层服务效能,增强干部服务群众的主动性和责任感,针对当前在服务群众过程中存在的主动性不足问题,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以下整改措施。通过总结问题、分析原因、明确责任、落实整改,推动服务工作向精细化、常态化发展。
一、问题总结
在日常工作中,部分干部存在服务意识不强、主动作为不够、群众诉求响应不及时等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问题表现 | 具体情况 |
服务意识淡薄 | 对群众需求关注不够,缺乏换位思考 |
主动性不强 | 仅完成规定动作,缺乏创新和延伸服务 |
响应速度慢 | 群众反映问题后,处理不及时,影响满意度 |
沟通能力不足 | 与群众交流方式单一,缺乏有效沟通技巧 |
责任落实不到位 | 存在推诿现象,责任边界模糊 |
二、整改措施
为切实解决上述问题,特制定以下整改措施,确保服务群众工作取得实效:
整改措施 | 具体内容 |
强化思想教育 | 定期组织学习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增强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 |
建立服务台账 | 对群众诉求进行分类登记,明确责任人和办理时限 |
推行“首问负责制” | 明确首位接待人员为第一责任人,确保问题有人接、有人办 |
加强业务培训 | 开展沟通技巧、政策解读等专项培训,提升服务能力 |
完善考核机制 | 将群众满意度纳入绩效考核,激励干部主动作为 |
设立意见箱和线上平台 | 方便群众随时反馈问题,拓宽沟通渠道 |
开展走访调研 | 定期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真实需求,及时调整服务策略 |
加强监督问责 | 对服务态度差、推诿扯皮的行为进行通报批评并追责 |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1. 持续加强思想建设:通过党课、专题学习等方式,不断强化干部的群众观念。
2. 健全长效机制:将整改措施制度化、规范化,形成常态化管理机制。
3. 注重实效评估:定期对整改情况进行评估,确保各项措施落地见效。
4. 鼓励群众参与监督:通过设立监督员、开展满意度调查等方式,提升群众参与度。
通过以上整改措施,进一步激发干部的服务热情,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真正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服务”的转变,推动基层治理水平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