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朗月行李白全文】《古朗月行》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乐府诗,内容描绘了月亮的美丽与神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宇宙的深刻思考。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李白诗歌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一、诗歌原文
《古朗月行》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转悲叹。
二、
这首诗通过儿童视角描写月亮的形态,表现出对自然现象的好奇与想象。随着年龄增长,诗人开始意识到月亮并非如童年所想那般美好,而是受到“蟾蜍蚀圆影”等自然规律的影响,从而引发对人生无常、命运多舛的感慨。
诗中还融入了神话元素,如“仙人”、“桂树”、“白兔捣药”、“羿射九日”等,增强了诗意的奇幻色彩和哲理深度。
三、关键内容对比表
诗句 | 含义解释 | 情感表达 |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 儿童眼中的月亮像一个白色的玉盘 | 纯真、好奇 |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 以为月亮是仙宫的镜子,漂浮在空中 | 想象丰富 |
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 | 描述月宫中的景象,有仙人和桂树 | 神话色彩浓厚 |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 白兔在捣药,不知为谁而做 | 对神秘事物的疑问 |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 月亮被蟾蜍侵蚀,光辉逐渐暗淡 | 对自然变化的无奈 |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 提及后羿射日的传说,带来安宁 | 对英雄的怀念 |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 月亮的光辉逐渐消失,无法再欣赏 | 悲凉、失落 |
忧来其如何?凄怆转悲叹 | 表达内心的忧虑与悲伤 | 感叹人生无常 |
四、结语
《古朗月行》不仅是李白对自然现象的描绘,更是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中既有童年的天真幻想,也有成年后的理性反思,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深厚的文学造诣。这首诗至今仍被广泛传诵,成为研究李白诗歌风格的重要文本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