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欢基础解释】合欢,又称“夜合欢”或“马缨花”,是一种常见的观赏植物,属于豆科合欢属。其花朵呈粉红色或白色,形态优美,具有较强的观赏价值。合欢不仅在园林绿化中广泛应用,还因其药用价值而受到重视。以下是对合欢的基本介绍与特点的总结。
合欢基础信息总结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 | 合欢 |
学名 | Albizia julibrissin |
英文名 | Silk Tree、Chinese Scholar Tree |
科属 | 豆科(Fabaceae)合欢属(Albizia) |
分布区域 | 中国、日本、韩国等地 |
生长环境 | 温暖湿润、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土壤 |
树高 | 通常为8-15米 |
叶片 | 羽状复叶,叶片细小,对生 |
花期 | 夏季至初秋(6月-9月) |
花色 | 粉红、淡红或白色 |
花朵特征 | 群聚开放,形似绒球,夜间闭合 |
果实 | 荚果,内含种子 |
用途 | 观赏、药用、绿化 |
药用价值 | 具有安神、解郁、活血等功效 |
合欢的特点与文化意义
合欢因其花朵在夜间闭合、清晨开放的特性,被赋予了“合欢”的寓意,象征着夫妻恩爱、感情和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合欢常被用于婚礼或节日装饰,寓意美好幸福。
此外,合欢树的木质较轻,适合制作家具或工艺品。其根系发达,具有固土作用,是城市绿化的优选树种之一。
在药用方面,合欢皮和花均可入药,传统中医认为其能清心火、安神志,常用于治疗失眠、焦虑等症状。
总结
合欢是一种兼具观赏性与实用性的植物,不仅美化环境,还能带来精神上的愉悦与健康上的益处。无论是作为庭院植物还是药用资源,合欢都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