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登为郡守的文言文翻译及原文】一、
“田登为郡守”是一则出自《宋史·田登传》的文言短文,讲述了北宋官员田登在担任郡守期间因性格刚愎、专断而引发百姓不满的故事。文中通过“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典故,讽刺了那些只为自己谋利、不顾百姓权益的官员。
该故事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常被用来批评权力滥用和官僚主义现象。本文将提供原文、白话翻译,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呈现内容,便于理解与查阅。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文言文原文 | 白话翻译 |
田登为郡守,性酷急,好怒。 | 田登担任郡守时,性格严厉急躁,容易发怒。 |
民有犯法者,辄鞭之。 | 有百姓触犯法律的,他就用鞭子抽打。 |
或劝之曰:“公何不自爱?” | 有人劝他说:“您为什么不自己保重呢?” |
登曰:“吾非不知,但欲人畏我耳。” | 田登说:“我不是不知道,只是想让人害怕我罢了。” |
后有事,民多怨。 | 后来发生了一些事情,百姓对他有很多怨言。 |
士人作诗讽之曰:“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 士人们写诗讽刺他说:“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
三、典故解析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是这则故事中最具代表性的句子,意指官府可以随意行事、为所欲为,而百姓却不能有任何自由或反抗。这句话后来成为成语,广泛用于讽刺那些只顾自身利益、无视百姓权益的官员,也常用于批评社会中的不平等现象。
四、历史背景与意义
田登是北宋时期的一位地方官员,虽然有一定的政绩,但由于其专横跋扈、执法严苛,最终失去了民心。他的故事反映了古代官场中权力滥用的现象,也揭示了“官本位”思想对百姓生活的负面影响。
该文虽短,却寓意深远,具有较强的现实批判意义,至今仍能引发人们对公平、正义与权力监督的思考。
五、结语
“田登为郡守”的故事虽为古文,但其反映的问题在现代社会依然存在。它提醒我们:权力应受约束,官员应为民服务,而非凌驾于民众之上。只有公正、透明、为民着想的治理方式,才能赢得百姓的信任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