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查询表里河山的意思是什么】“表里河山”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国家或地区的地理形势险要、地势复杂。在历史、地理和文学作品中,这一成语多用来强调一个地方的防御优势或战略地位。
一、成语解释
成语 | 表里河山 |
拼音 | biǎo lǐ hé shān |
出处 |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闻之,曰:‘表里山河,其国也。’” |
含义 | 指国家或地区有山河作为天然屏障,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地理环境或国家防御体系的稳固性。 |
近义词 | 山河天险、地势险要 |
反义词 | 平原旷野、无险可守 |
二、成语来源与背景
“表里河山”最早出自《左传》,原文为:“晋侯闻之,曰:‘表里山河,其国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晋国的地理位置,外有山河环绕,内有山川相依,是天然的防御屏障。
后来,“表里河山”逐渐演变为一个固定成语,广泛用于形容一个地方或国家的地形险要、易守难攻。例如,在古代战争中,拥有“表里河山”的地方往往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三、使用示例
示例句子 | 解释 |
陕西地处关中平原,表里河山,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 强调陕西的地理优势和战略意义。 |
这座古城背靠大山,面朝河流,真是表里河山的好地方。 | 描述自然环境的险要和优越。 |
历史上许多王朝都依靠表里河山来巩固政权。 | 说明地理因素对政治稳定的影响。 |
四、总结
“表里河山”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成语,主要用来形容一个地区或国家的地理优势。它不仅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环境的重视,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军事和政治思想中的重要理念——依托山河,固守疆土。
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出处和用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中国的地理观念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