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檀原文及翻译】《伐檀》是《诗经·魏风》中的一篇,属于古代劳动人民创作的诗歌,反映了劳动者在劳作中的艰辛与对不公社会的不满。全诗通过描写劳动者伐木、制车的过程,表达了他们对剥削者的抗议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一、
《伐檀》共三章,每章四句,结构紧凑,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诗中以“坎坎伐檀兮”开头,描绘了劳动者砍伐檀木的情景,接着通过对劳动成果被统治者占有、自己却得不到回报的描述,抒发了对不平等社会的不满。
全诗不仅表现了劳动人民的勤劳与坚韧,也揭示了当时社会阶级矛盾的尖锐性,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意义。
二、原文及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 砍伐檀树的声音咚咚响,把树木放在河岸上。 |
虽然,未闻天子之命,其敢献之? | 虽然如此,没有听到天子的命令,怎敢进献? |
伐檀兮,伐檀兮,伐木之斧兮。 | 砍伐檀木啊,砍伐檀木啊,举起砍树的斧头。 |
驯马之役,我不能堪。 | 驯马的劳役,我无法承受。 |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 如今我回想起来,雨雪纷纷扬扬。 |
愿言思伯,甘心如荠。 | 想念我的良人,心中如草般苦涩。 |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 爱慕的人看不见,挠头徘徊不定。 |
> 注:以上为《伐檀》部分节选,因原诗篇幅较长,此处选取代表性段落进行翻译。
三、结语
《伐檀》作为《诗经》中的经典之作,不仅是文学艺术的瑰宝,更是研究古代社会生活的重要资料。它用朴素的语言展现了劳动人民的真实生活状态,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对公平正义的渴望。通过阅读与理解这首诗,我们可以更深入地感受到古代文化的魅力与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