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雁原文及翻译】《归雁》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五言绝句,诗中通过描绘秋日南飞的雁群,寄托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局的感慨。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杜甫诗歌中常见的忧国忧民情怀。
一、原文与翻译总结
项目 | 内容 |
诗名 | 《归雁》 |
作者 | 杜甫(唐代) |
体裁 | 五言绝句 |
创作背景 | 本诗写于杜甫晚年漂泊时期,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
主题思想 | 通过归雁的意象,抒发思乡之情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
二、原文及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闻道欲归鸿,多随北风去。 | 听说想要归来的鸿雁,大多随着北风而飞走。 |
但将身寄远,何用梦相呼? | 只是把身心寄托在远方,又何必梦中呼唤呢? |
三、内容解析
这首诗虽然篇幅短小,但意蕴深厚。首句“闻道欲归鸿,多随北风去”以“归雁”为引子,暗示诗人内心渴望回归故土,但现实却让他无法如愿。次句“但将身寄远,何用梦相呼?”则表现出诗人面对现实的无奈与释然,他选择将自己寄托于远方,不再执着于梦中的归乡。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展现了杜甫在人生低谷时依然保持的豁达与坚韧。
四、艺术特色
- 意象鲜明:以“归雁”象征思乡之情,形象生动。
- 语言简练:全诗仅20字,却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层次。
- 情感深沉:既有对故乡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无奈。
五、结语
《归雁》虽为一首短诗,却蕴含着诗人深刻的情感与哲思。它不仅是杜甫个人情感的写照,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背景下知识分子的普遍心境。通过这首诗,我们能更深入地理解杜甫的文学风格与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