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的含义】一、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是记载孙权与吕蒙之间一段重要交往的典故。这句话的意思是:鲁肃(字子敬)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并与吕蒙结为朋友后才离开。
这一事件不仅是对吕蒙个人能力的认可,也反映了当时士人阶层之间的交往方式和礼节,更体现了孙权对人才的重视以及对吕蒙的器重。通过这一行为,鲁肃对吕蒙的态度从最初的轻视转变为尊重,从而推动了东吴内部的团结与合作。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三国志·吴书·吕蒙传》 |
原文 |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
人物 | 鲁肃(孙权部下)、吕蒙(东吴名将) |
背景 | 吕蒙原本出身寒微,后来在孙权的鼓励下努力学习,成为有勇有谋的将领。 |
含义 | 1. 鲁肃对吕蒙态度转变,从轻视到尊重; 2. 表明吕蒙能力提升,获得士人认可; 3. 体现东吴内部团结与人才重用; 4. 展现古代士人交往的礼仪与情感。 |
历史意义 | 1. 推动东吴政治格局稳定; 2. 体现孙权用人策略的成功; 3. 成为后世推崇的“士人相知”典范。 |
文化影响 | 被后世用于形容人与人之间由敌对转为友好、由轻视转为尊重的过程。 |
三、延伸思考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外交行为,更是当时社会风气和价值观的缩影。在那个讲究门第与学识的时代,吕蒙能够凭借自身的努力赢得尊重,说明了个人能力的重要性。同时,鲁肃作为一代名士,能放下偏见、以礼相待,也展现了其胸怀与气度。
这段历史故事至今仍被广泛引用,不仅因为其情节生动,更因为它传递出一种积极的人际关系理念:真正的尊重来自于实力与真诚,而非出身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