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殄天物意思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暴殄天物意思】“暴殄天物”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批评浪费资源、破坏珍贵物品的行为。这个成语出自《尚书·武成》:“暴殄天物,贼害百姓。”意思是残害、浪费上天赐予的财物,是对自然和人类劳动成果的不尊重。
一、成语含义总结
词语 | 含义 |
暴 | 残害、毁坏 |
殄 | 灭绝、浪费 |
天物 | 上天赐予的财物或自然资源 |
整体意思:指浪费、毁坏珍贵的资源或物品,尤其是对大自然或人类劳动成果的不珍惜行为。
二、常见用法与语境
使用场景 | 示例句子 |
批评浪费行为 | 他把公司大量的资金浪费在无用的项目上,简直是暴殄天物。 |
描述破坏行为 | 那些随意砍伐森林的人,是在暴殄天物。 |
强调珍惜资源 | 我们应该珍惜粮食,避免暴殄天物。 |
三、成语来源与演变
- 出处:最早见于《尚书·武成》,原意是指残害百姓、浪费天赐之物。
- 演变:现代使用中,更强调对资源、财富、自然等的浪费与破坏,不再局限于古代的政治语境。
四、相关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浪费资源、挥霍无度、糟蹋东西 |
反义词 | 珍惜资源、勤俭节约、爱护财物 |
五、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
1. 理解核心:强调“浪费”和“破坏”,特别是对珍贵事物的不尊重。
2. 注意语境:多用于正式或书面语中,口语中较少使用。
3. 避免误用:不能仅指“浪费食物”,而是泛指对各种资源的不当处理。
六、结语
“暴殄天物”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它提醒人们要珍惜资源、尊重自然、善待劳动成果。在现代社会,随着资源日益紧张,这一成语的意义更加凸显。
总结:
“暴殄天物”是形容浪费、破坏珍贵资源的行为,强调对自然和人类劳动成果的不珍惜。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避免这种行为,养成节约、爱护资源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