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万唤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意思】一、
“千呼万唤犹抱琵琶半遮面”是一句源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琵琶行》的诗句,原句为“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这句话原本是描写一位琵琶女在众人多次呼唤下才缓缓出场,却仍用琵琶半遮面容,表现出她的羞涩、犹豫与内心的复杂情绪。
后来,这句诗被广泛引用,用来形容一个人在被多次邀请或催促后才勉强出现,但仍然有所保留、不愿完全展现自己。常用于描述一种含蓄、矜持、犹豫不决的态度,也可以带有调侃或讽刺的意味。
二、核心含义解析
词语 | 含义 |
千呼万唤 | 多次呼唤、反复催促 |
犹 | 还、仍然 |
抱琵琶 | 持着琵琶,象征其身份或情绪 |
半遮面 | 面容未完全显露,表现羞涩或掩饰 |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说明 |
文学作品 | 描写人物心理状态,突出含蓄与内敛 |
日常对话 | 表达对某人迟迟不肯露面的调侃 |
影视作品 | 常用于刻画角色的神秘感或性格特点 |
网络语境 | 有时用于幽默表达“磨磨蹭蹭”或“故作姿态” |
四、延伸理解
这句诗不仅体现了古代文人对女性形象的细腻描绘,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行为规范的约束。琵琶女的形象既是一种艺术象征,也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了历史与情感的双重意义。
在现代语境中,“千呼万唤犹抱琵琶半遮面”已不再局限于文学范畴,更多地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描述某种态度或行为的生动比喻。
五、结语
“千呼万唤犹抱琵琶半遮面”不仅是一句诗,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和心理状态的体现。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外界期待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和方式,而这种“半遮面”的态度,或许正是人性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